2024年9月29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图书馆5楼多功能厅举办了主题为《避暑山庄外八庙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于多珠教授主讲。于教授是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河北省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同时兼任中国避暑山庄外八庙保护协会副秘书长。讲座吸引了众多师生前来聆听,现场气氛热烈,并同时由河工思政在线视频号现场直播,将河工声音传递给关心关注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的校外专家和学者。
“明修长城清修庙,一庙可抵百万兵。”于多珠教授在讲座中深入探讨了避暑山庄外八庙的历史背景及其文化意义,强调了其在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重要性。避暑山庄位于河北省承德市,是清代皇帝的夏季行宫,同时也是清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见证,因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外八庙作为其附属建筑群,承载着多元文化的交融,体现了清代对多民族国家的认同与尊重。
讲座中,于教授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强调了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并重点阐述了总书记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视。于教授详细介绍了避暑山庄的历史背景,深入分析了外八庙的文化内涵。“建筑是凝固的历史”,于教授娓娓道来。这些寺庙不仅是宗教信仰的场所,更是不同民族文化交流的载体。外八庙的建筑风格融合了汉、藏、蒙等多种文化元素,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与多样性。这种文化的交融,不仅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也为增强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于教授强调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团结与国家认同显得尤为重要。外八庙作为历史的见证,提醒我们要珍视和维护各民族的文化多样性,促进各民族的团结与合作,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在讲座的最后,于教授呼吁广大青年学子要积极参与到民族团结的实践中来,增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去认识和理解不同的文化,努力成为民族团结的推动者和文化交流的使者。
本次讲座让观众对避暑山庄外八庙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激发了大家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考。与会师生纷纷表示,讲座内容丰富,启发深刻,使他们对历史文化有了新的理解,对增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举办此类专题讲座,致力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开展,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文化自信心,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于教授作报告
讲座现场
教师合影留念
审核:综合办公室
终审: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