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探寻红旗渠精神 筑牢立德树人根基——写在红旗渠实践研修一周年之际
日期:2024-05-13 19:08   发布:   点击数:

2023年5月12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教师赴河南红旗渠进行实践研修。今年“五一”期间,再去红旗渠参观学习,感受很深。站在承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课堂上,更加注重将“红旗渠精神”融入课堂,使学生在感情上和思想上深刻理解和认同马克思主义。

红旗渠,小时候听说过的名字,一个不老的传说;走进红旗渠,了却童年的一个梦想,亲眼目睹了千里渠道生生地把中华民族的一面精神之旗插在了太行之巅。红旗渠实践研修是一次“寻根之旅”和“探密之旅”,来到红旗渠,感受的是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成功的密码,从中汲取了精神力量。

走进红旗渠纪念馆,通过现场教学、体验教学、案例教学、专题讲座和访谈教学等方式,详细了解河南省林州市红旗渠工程,深刻感悟红旗渠精神。一条千曲百回的“人工天河”奇迹般地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建成,这是后辈人难以想象的。完成如此艰巨的超级工程,即使在现代化的今天,也是十分困难的。我们要知道,红旗渠是从山西引来漳河水的,难度可想而知,这是林县人民的智慧结晶更是中国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前来探寻,不是看红旗渠如今的景观,而是要感受林县人民在上世纪60年代,也正是国家最困难的时期,敢于奔赴太行山,在山岭涧凭借一锤一钎一双手凿出人间奇迹,这壮举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更为后人留下了经久不衰的“生命源泉”。

在红旗渠纪念馆和分水闸,通过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份份详实的文献资料、一件件沧桑的修渠实物和一个个感人的英模事迹,学习红旗渠修建的社会背景、建设过程和重要成果,了解林州人民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奋斗历程。我犹如身临其境,脑海中再现了当年修建红旗渠的场面,我看到了执政为民的领导,也看到了朴实无华的百姓……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从没有感受缺水对一个人乃至一个家庭的重要性,然而林州人民为了圆一个水的梦,一往无前的奋斗着、追寻着,十万开山者,历时十年,绝壁穿石,挖渠千里。

他们用平凡的双手,书写了一个时代精神,让我对红旗渠精神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红旗渠精神蕴含着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担当,迎难而上。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在如今新时代背景下,作为学院的一分子,我将也将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听党话、感恩党、跟党走。以红旗渠精神为指引,我在学习工作中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在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上下功夫,力戒搞形式、走过场,把深、实、细、准、效作为标准,确保取得应有的实效,真正让伟大的红旗渠精神在弘扬中传承,在传承中不朽。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时代在变,红旗渠精神不变。来到马克思主义学院,从一名学生管理者到思政课教师,在大思政课育人方面有了更深的理解,曾经看过的景、当年走过的路,过去经历的事,都成为人生的财富。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将牢记嘱托,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接续奋斗,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务实的作风、振奋的精神,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绵薄之力,交出立德树人的满意答卷。





















审核:综合办公室

终审:党委宣传部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汇安路39号   邮编:050091

河北工程技术学院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冀ICP备14011511号

技术支持:网络与信息安全中心  管理员邮箱:webmaster@hebue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