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艺术下乡铸魂,思政引领前行
日期:2025-08-03 20:16   发布:   点击数:

为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赓续红色血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院张宁老师同艺术与传媒学院师生一行13人于2025年7月25日至8月1日在衡水景县郑古庄村开展了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为主题的暑期艺术下乡实践活动。本次实践,不仅是艺术的传播,更是一堂生动的思政大课。

抗战初期,郑古庄村就建立了党支部等抗日组织,成为景县县委、抗日民主政府的驻地之一,为抗日斗争提供了坚强的领导核心。该村是著名的红色堡垒村,涌现出如王泊生、高来凤、佘书声等众多英雄人物,为大学生深化红色认知、锤炼社会能力、树立正确价值观提供了丰厚的红色资源。

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张老师时刻关注学生的创作思路,引导他们将抗战精神以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同学们通过实地考察和村民访谈深刻理解了抗战精神的内涵,其作品深受村民的喜爱。


在文艺演出筹备阶段,张老师带着学生围绕抗战主题进行节目的选取、编排以及主持词撰写等工作。为了更深地领悟抗战精神和更好地进行艺术呈现,张老师结合当地抗战历史资料,剖析抗战精神内涵,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与责任感。演出期间,还专门设计了与村民共同参与抗战知识竞答的环节,借此普及抗战历史,让红色记忆深入人心。


此外,本次实践活动还邀请到了郑古庄村抗日英雄高来凤之孙高向阳为大学生讲述其爷爷的英勇事迹。同学们被革命先烈的伟大奉献精神、伟大牺牲精神所深深震撼,纷纷表示今后将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肩负起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并就“当代青年如何传承这份责任”、“传承红色文化对乡村发展有何意义”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让思政教育“入脑入心”。


8月1日上午,我校党委书记常新平亲临衡水景县景州塔广场,与景县团县委书记金辉共同为“红色教育基地”揭牌,并对参加本次实践活动的全体师生表达了亲切问候,希望同学们在实践中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把课堂所学与社会所需紧密结合。同时,一定要注意防暑降温、交通安全,照顾好个人身体。


本次艺术下乡实践活动,充分发挥思政育人作用,让创作有方向,让成长有温度,更让抗战精神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











审核:综合办公室

终审:党委宣传部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汇安路39号   邮编:050091

河北工程技术学院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冀ICP备14011511号

技术支持: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管理员邮箱:webmaster@hebue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