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艺术浸润心灵,思政筑牢信仰——艺术与传媒学院思政教研室组织师生赴石家庄美术馆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日期:2025-06-10 17:00   发布:   点击数:

为深化艺术实践与思政教育融合,2025年6月9日上午,艺术与传媒学院思政教研室组织师生赴石家庄美术馆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石家庄美术馆名誉馆长、国家一级美术师陈承齐以画为媒讲述历史,思政教师以歌为引传承精神,为河工学子打造了一堂“艺术浸润心灵,思政筑牢信仰”的立体课堂。

在美术馆内,陈承齐馆长站在一幅幅精美的绘画作品前,为大学生们进行深入讲解。他结合自身丰富的人生阅历与创作经验,分享每幅作品的创作背景、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如在创作《耕者有其田》等作品时,如何深入挖掘历史资料、捕捉生活灵感以及反复打磨画面细节。他还与大学生们积极互动,耐心解答大家的疑惑,让同学们对绘画艺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认识

讲解结束后,陈承齐对大学生们提出殷切勉励。他鼓励同学们在艺术创作中,要坚持深入基层、扎根生活,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灵感与素材,努力创作出更多反映时代精神、兼具思想深度与艺术广度的作品。他语重心长地说:“艺术创作的道路充满挑战,但只要你们热爱艺术,执着追求,就一定能实现艺术梦想。”他还特别提到:“艺术创作既要扎根生活,也要心怀家国,无论大家未来从事何种设计方向,都要把‘中国精神’作为最鲜明的底色。”

随后,艺术与传媒学院思政教研室主任杨晶以一首经典红色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为切入点,在现场展开实践教学。通过讲述歌曲人物原型之一——平山县南滚龙沟村抗日小英雄阎富华的英勇事迹,生动阐释了革命年代青少年不畏牺牲、保家卫国的崇高抗日精神。杨晶老师强调:“英雄的事迹不仅是历史的记忆,更是青年学子砥砺奋进的灯塔。希望同学们在艺术创作中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活动的最后,陈承齐馆长与师生们亲切合影留念。镜头定格下这一充满意义的瞬间,画面中的师生们眼神中透着对艺术的热爱和对英雄的敬仰,脸上洋溢着收获满满的喜悦。

此次活动以“艺术实践+思政教育”模式,让革命历史从书本走向现实,让红色精神从抽象变为可触可感的具象。学生们纷纷表示,此次实践教学将艺术审美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既拓宽了专业视野,也深化了对社会责任的理解。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创新思政教育形式,推动“大思政课”建设走深走实。

陈承齐馆长讲解画作

艺术与传媒学院思政教研室主任杨晶实践教学

合影留念



















审核:综合办公室

终审:党委宣传部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汇安路39号   邮编:050091

河北工程技术学院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冀ICP备14011511号

技术支持: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管理员邮箱:webmaster@hebue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