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数字赋能乡村振兴,青春书写农业强国”——马克思主义学院赴周家庄开展实践教学
日期:2025-04-22 10:24   发布:   点击数: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马克思主义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战略部署,由执行院长于多珠带队,于4月18日组织师生赴周家庄“河北工程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开展沉浸式思政实践教学。活动紧扣《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精神实质,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的重要论断作为教学主线。

在周家庄合作史陈列馆前,副院长苗正超作了学前动员,要求老师和同学们认真参观学习,回到学校后将所学所思所想在课堂上分享给同班同学,让实践成果惠及更多学生。

师生们在合作史陈列馆,从保存完好的工分簿、社员证等历史文物中,触摸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实现“三次历史性跨越”的实践逻辑。王玥老师现场讲解了“四个自信”之制度自信,以“大历史观”解读周家庄集体经济发展脉络,系统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合作化道路的优越性,让学生们深刻领会周家庄人民公社所代表的集体主义精神。周家庄的故事,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生动诠释‌,展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农业强国建设的辉煌成就,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的认同,激发同学们的爱国情怀与强国之志。

随后师生们走进了农民文化宫和文化展示中心,这里不仅展示了周家庄人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取得的丰硕成果,更体现了他们在文化建设上的不懈努力与创新精神。田思老师现场讲解了改革开放后周家庄人民公社的创新发展与时代价值,周家庄用制度创新把‘小农户’变成‘大主体’,用科技赋能让‘黄土地’长出‘金饭碗’,这才是中国式农业强国的光明之路!可见用对方法,‌找到适合的路子,传统也能变酷,农民也能很潮!鼓励同学们充分挖掘自身潜力,为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添砖加瓦。

在农事体验区,师生开展“与土地对话”主题实践,通过参与春播红薯插秧过程,体悟习近平总书记“知青岁月”中“扎根大地、读懂中国”的深刻启示,让“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从文件表述转化为具身体验,同学们对农业强国建设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念。

此次实践教学活动不仅是一次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更是一次精神与情感的洗礼。通过实地参观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的理解,更在心灵深处种下了爱国种子与强国梦想。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将继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将更多优秀的实践教学资源引入课堂,以“行走的思政课”打破理论灌输藩篱,用“沉浸式教育”深化制度自信,借“田野实践”培育强国担当,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可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副院长苗正超作学前动员

王玥老师在合作史陈列馆前进行现场教学

师生参观合作史陈列馆

田思老师在文化展示中心广场前进行现场教学

师生参观文化展示中心

2023级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1班宋金维分享实践感悟

合影留念






















审核:综合办公室

终审:党委宣传部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汇安路39号   邮编:050091

河北工程技术学院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冀ICP备14011511号

技术支持:网络与信息安全中心  管理员邮箱:webmaster@hebue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