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5日是我国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颁布的十周年。为迎接这次节日的到来,4月10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代表走进平山国家安全教育馆,苏晓娴、李坤泽、祁美琪、鲁鹏四位老师在教育馆中进行了《国家安全法》的现场教学活动,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系列活动的第二期:实践教学篇。
在现场教学环节中,首先由苏晓娴老师讲授了《国家安全法》诞生背景及意义,国家安全领域需更全面的法律框架支撑。苏晓娴老师结合香港的典型案例——2013年的占中运动和2019年的反修例风波,解释这两场运动极度挑衅了“一国两制”的基本法律秩序底线,将香港推到了最危险的边沿,同时也威胁到国家的安全。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制定的香港国安法填补了香港特区国家安全法体系长期存在的漏洞,使国家安全立法得到系统化建设,新《国家安全法》的颁布,为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提供了法律基石。
随后,李坤泽老师介绍了四部具体的“反”字头的国家安全相关法律。它们分别为:《反间谍法》、《反分裂国家法》、《反恐怖主义法》和《反外国制裁法》。李老师强调这四部法律他们虽然侧重点不同,但目标一致:以法治之力筑牢国家安全防线,以正义之盾抵御内外风险挑战。它们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统筹发展与安全的战略智慧,也呼唤每一位公民增强法治意识,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园。让我们携手并肩,在法治轨道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保驾护航!
接着由祁美琪老师展开四部以“安全”冠名的法律。它们分别为《网络安全法》、《核安全法》、《生物安全法》和《数据安全法》。祁美琪老师强调《数据安全法》与《网络安全法》护航数字中国建设。《核安全法》的实施对于保障我国核安全、促进核能健康发展、维护公众和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生物安全法》在我国面临新冠疫情的背景下,回应处理疫情等公共卫生危机。四部法律既是风险防控的工具,更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体现。它们共同标志着中国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防御”,为全球安全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最后由鲁鹏老师进行我们本次现场教学的收尾。他讲述到:2013年,一个名叫爱德华·斯诺登的年轻人向世界揭露了一项代号“棱镜”的秘密计划,掀起了一场关于隐私与安全的全球辩论。棱镜计划暴露了一个根本性矛盾:在数字化时代,技术的进步不可逆转,但人类的价值观必须走在前面。棱镜计划的教训提醒我们: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失控,而真正的安全,永远不能以牺牲自由为代价。
通过学习,同学们纷纷表示,国家的安全与每个家庭的幸福息息相关,任何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最终都会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作为青年大学生,我们不仅要自己学法、懂法、守法,还应当积极向身边的人宣传国家安全法,让更多的人了解其重要性,形成全民共同维护国家安全的良好氛围。

苏晓娴老师现场教学

李坤泽老师现场教学

祁美琪老师现场教学

鲁鹏老师现场教学
审核:综合办公室
终审:党委宣传部